biwei必威备用网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始于1964年,学院现设有英语系、法语系、翻译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培养“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办学60年,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专业和课程建设成绩卓著。公司拥有一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两个专业硕士点,并设有三个普通本科专业。外国语言文学不仅是全国民族院校和广西高校中独一无二的博士点学科,同时也是广西的一流建设学科和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语专业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文学课程为自治区级线下一流课程。
团队队伍结构合理。公司现有教职工113人(含柔性引进的人才2人),其中专任教师100人,行政和教辅人员13人。团队队伍结构合理,包括教授9人,副教授24人;博士28人,在读博士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省级高层次人才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共2人,自治区“千骨计划”人才2人。大部分教师都有留学或国外访学的经历。每个语种专业常年聘请外籍教师2-3名。近几年来,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获奖共计8项,并有教师15人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最受员工欢迎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以及“三全育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公司围绕学校“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形成了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欧美文学、语言学、翻译学等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共计47项(其中包括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总数达到231篇(包括被SSCI、SCI、EI、CSSCI等收录的论文共计51篇),出版著作(含译著)共计95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部级以上教研立项共计6项,校级教改项目17项,课程立项8项。曾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6项。学院目前是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以及广西翻译学会会长单位。
教学基本条件完善。公司教学科研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位居广西高校前列。现有7间多媒体语言实验室,3间同声传译实验室,2间笔译实验室,1间虚拟情境口语口译实训室和1间跨境电商实训室,设备总值约1483万元。图书资料齐全且独具特色,除了设有英语、法语资料中心外,并设有著名翻译理论家、译介学创始人谢天振教授捐赠设立的谢天振比较文学暨译介学研究资料中心。学院现有中外文藏书合计40,850种,91,642册;拥有中外期刊45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600多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10种。现有合作共建实践教育基地23个。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公司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及本科生共1392人(其中本科生1085人)。学院坚持“内涵发展”、“以本为本”,围绕“一流”标准深耕专业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外语专业人才。每年,员工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取得优异成绩。例如,在2023年,2022级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李洁婷荣获第三十五届韩素音国际翻译汉译英组全国二等奖,2021级英语口译研究生王素雅同学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交传组全国总决赛二等奖,2022级英语笔译研究生耿笑荣获“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老员工外语能力大赛”演讲赛项全国总决赛银奖。在2019年的广西高校非通用语种技能竞赛法语演讲比赛中,2016级的法语专业员工司惟夺得高年级组一等奖,而2018级的员工曾越凡获得低年级组一等奖;在第1届广西高校老员工翻译大赛中,2018级的翻译专业员工王康荣获专业组特等奖第一名。在2022年第27届“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中,公司选派的选手沈钰潇荣获二等奖。学院的考研率和录取率逐年提高,毕业生升学去向包括英国爱丁堡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90%以上,学院连续几年被学校评为就业先进单位。
近五年来,每年选派员工志愿者约200人次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相关活动提供翻译及其他语言服务。志愿者工作得到主办方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显著。公司先后与法国的拉罗舍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和东南亚各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招收和联合培养国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进入新时代,学院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团队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抢抓机遇,凝聚力量,统筹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将全力支持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4年4月更新)